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打印
tT

中国“预订”第三经济大国 预测2015年将超日本

[新闻社会] 中国“预订”第三经济大国 预测2015年将超日本

今年二季度GDP增速飙高11.9%,创12年来新高;6月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冲至4.4%,创33个月新高......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确存在过热倾向,“但不主张以GDP增速的高低来判断经济是否过热”。
多家投行昨天表示,央行很可能在本月启动加息,同时短期内取消利息税也已箭在弦上。
GDP增速创12年新高
“我们只负责统计结果,而不预测结果。”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昨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之后,面对众多媒体感兴趣的“预测今年GDP的增长”问题,再次强调“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笑着冲出了中外记者的包围圈。
“今年我们计划8%,但实际增长比我们预期的要快。”李晓超在发布会上表示。事实上,二季度11.9%的GDP增速也令以经济预测见长的投行们大跌眼镜,此前它们的平均预期仅在10.8%。
上半年,中国GDP首次突破了10万亿元大关,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5%,增速创12年来新高。
“踏空”的海外投行们昨天纷纷上调今年全年GDP增速的“目标”。仅仅一个上午过后,中国经济增长俨然跨上了一个11%的新台阶。
渣打银行将今年增速预测从10.6%上调至11.5%,明年从10%上调至10.8%;摩根大通则将今年增速从10.8%调至11.3%,明年从9.5%调至10.5%。
而更夸张的是高盛,已将今年的经济增速调升至12%以上,一口气从10.8%调至12.3%,明年从10.0%调至10.9%。

是否过热仍有争论
对于经济增速的大幅走高,李晓超昨天并未给出具有说服力的理由。
但从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在上半年的确出现了并驾齐驱的现象。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26.7%,比一季度加快1.4个百分点,而6月份的26.7%更是创下了1年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4%,增速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这被李晓超称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增大”。
但在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看来,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仍然是今年经济增速超出预期的最大原因,上半年顺差规模增长了80%以上。沈明高表示,正是预期顺差在下半年继续走高,市场才纷纷调高了今年GDP增速预期。
沈明高强调,11%以上的经济增速中国可能还要保持好几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正迸发出难以估量的潜力”。沈明高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确存在过热倾向,“但不主张以GDP增速的高低来判断经济是否过热”。
自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已保持了连续4年的两位数增长,今年无疑将是第5年。沈明高认为,实践证明中国经济目前的经济增速是可持续的,“只有不可持续的高增长才能被定义为过热”,显然中国目前并不是。
CPI增速或破6%高点
尽管此前市场对6月CPI增速创下新高已有预期,但昨天公布的4.4%增长还是令市场大吃一惊。毕竟,上月3.4%的增速就令市场一时绷紧了神经,加息预期一时山雨欲来。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CPI增速则达到了3.2%,为今年首次累计增速超过3%。
李晓超昨天表示,本次物价上涨“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呈现出结构性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所带动。”,“而食品价格上涨则主要还是集中在粮食、肉禽及其制品和蛋价格的上涨”。
李晓超透露,在上半年CPI上涨3.2%中,食品价格带动了2.5个百分点,“如果扣掉食品的因素,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其他项目才上涨0.7%。”
而即使是4.4%,也很难说是今年的顶部。李晓超昨天也警告,当前流动性过剩仍较突出,一旦食品价格上涨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出现以房屋销售价格的叠加及其相互的作用,也存在着引发价格上涨的风险,“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还比较大。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可以说,李晓超昨天对CPI“上涨压力还比较大”的一番论述引起了市场的最高关注,这也为各家投行纷纷继续上调今年CPI增速提供了有力佐证。
“今年某些月份突破5%的可能性很大。”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昨天表示,将今年CPI增速从3.6%上调至4%,未来数月将保持在“4.5%-5%”的高区间。而渣打昨天也将今年CPI增速从3%上调至3.5%。
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的观点则最为激进。陈昌华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年内CPI最高点可能将达到5%-6%之间,出现6%以上的高点也不意外。
新“组合拳”密集待发
根据央行年初设定的目标,今年CPI的增幅上限应控制在3%以内,而3%也由此被市场视为所谓的加息“警戒线”。
反观6月的4.4%的大幅越线,很难不令市场产生出强烈的调控预期———不仅仅是加息那么简单。事实上,除CPI之外,创12年新高的GDP增速,一年新高的投资增速都可能引发政府的调控。
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梁红昨天表示,预期政府很快将祭出力度强大的组合拳。她表示,近期央行很可能将利息税调至10%,或者干脆一次性取消;同时,先期发放5000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国债;三季度加息27个基点,“本月加息的可能性为50%”。
纵观各投行昨天的观点,近期取消利息税和加息几乎成了一致预期。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称,预计会采取“先取消利息税,再加息”的先后步骤;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则预测,由于将取消利息税的“抵消因素”,央行本次加息可能仅仅上调贷款利率。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则表示,预期央行今年还会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但龚方雄认为,尽管今年加息悬念不大,但由于召开党代会的因素,加息很可 能延至4季度,以防止市场出现太大波动。巧合的是,梁红昨天也在报告中提及了这一观点,认为组合拳可能延后陆续打出。
但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昨天则表达了相当激进的观点。陈昌华向早报记者表示,中国至少有再加“300个到400个基点”的空间,不如此无以达成真正有效的调控效果。他坚称,利率在长期内应与GDP增速保持一致,“我认为8%—9%比较适合”。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投行在“献计献策”的同时,几乎都提出了相似的“治本”之策,即加快人民币的升值速度。


中国“预订”第三经济大国
11.5%的上半年经济增速意味着中国几乎已“预订”了原属于德国的全球第三经济大国之位。
上周,国家统计局将去年经济增速从10.7%调高至11.1%,由此中国去年GDP规模已达21.09万亿元,按现行汇价合2.8万亿美元,直逼德国去年的2.9万亿美元。
而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将达11%以上,预期达23.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现价合3.1万亿美元以上,若靠人民继续升值的因素,更将可能达到3.2万亿美元。
而按照李晓超昨天所说的“大约德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也就是2.5%”为基准,德国今年的GDP规模也将在3万亿美元以下。而即使考虑到欧元今年对美元的继续升值,以及增速达到4%,德国今年GDP规模至多在3.1万亿美元,低于中国已成定局。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和德国的距离越来越近,差距越来越小。”李晓超昨天也表示,但这不仅仅牵扯到汇率,还牵扯到对德国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
去年,美国GDP为13.2万亿美元,日本为4.4万亿美元,短期内中国都无法望其项背。但有预测称,在2015年左右,中国有可能超过日本,荣登全球第二经济大国。
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
5月18日央行首次同时宣布加息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19日起一年期存款利率涨0.27个百分点,贷款涨0.18个百分点;住房公积金贷款涨0.09个百分点;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扩大至千分之五。
4月5日从4月16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3月18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2月2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月5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
指标数据同比增幅
GDP106768亿元11.5%
CPI3.2%
6月份增长4.4%
工业增加值18.5%
6月份增长19.4%
固定资产投资54168亿元25.9%
贸易顺差1125亿美元83.1%
外汇储备13326亿美元41.6%
广义货币供应量37.78万亿元17.06%
狭义货币供应量13.58万亿元20.92%
人民币贷款25.08万亿元16.48%
居民存款8271亿元少增5938亿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