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a- v, H, c8 C# d. K! d / g, k7 d# Q7 D& K 0 {% q+ r' A- \2 n, u
% G3 e/ Z# F+ D% |0 k y8 A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2 d3 C$ ~2 ^1 l' d- B
4 c. r: e3 |6 S6 T6 {- f( i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1 C: B3 ^( d' R( }
8 Z+ I; J' L& k U1 q% H0 j9 g2 C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4 u9 V7 f: y5 j" } ) A' k! ~. \) M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 u5 X6 e3 F [& a3 _
4 s" _+ U9 i2 I- r# p0 x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N- `/ j; b) m3 ^( G D
/ N* h; K+ t2 r% w* Z* p2 X 8 h: F" X3 S {0 T ^9 C W$ f2 U
奋斗在英国华人论坛站长:jason 2 @. t$ f' Q, e) C Q+ o
* r, j# I# ^& J5 ~3 Z
祝大家好运、健康、佳肴伴你度过一个快乐新年。* w) e* l: ^: f6 i- J
" n* p, c k1 ~$ B: L
Good luck, good health, hood cheer. I wish you a happy New Year. ; P$ W/ |% Y; C! u; Q& H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