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有关CV和求职 [打印本页] 作者: charlie 时间: 2009-11-14 01:26 标题: 有关CV和求职
8 H1 O1 r, D: _8 F
$ l; A9 o& t% w% J+ L+ z9 y1. 成功简历的法则 —— 诚实是底线 ! / ^( n3 _! v" {- R % Y4 C- n' D/ O# e W) B% e4 K随着经济危机的延伸,就业市场的竞争变得空前剧烈,最近不断有同学向我诉苦:为什么我总是被拒?怎样才能让HR看中我的简历?我的简历还能再美化一些吗?…. ' D- [7 E. [5 o) N; A ( m2 n8 J/ r! ]* e: ~遗憾的是,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支配下,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了这样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简历作假。大学本科毕业成绩本来是2:2,在简历上却写成2:1;本来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却虚构自己在某某跨国银行里担任暑期实习生;本来不会说任何欧洲语言,却硬要说自己懂法语……这些各式各样的“注水”手段让一份原本普通的简历立刻变得光彩照人,于是,面试邀请接踵而来,尝到甜头的作假者们兴奋得两眼发亮,继续将虚假的个人简历发送给更多的公司。 : b1 x0 h ~+ {4 V
B* A1 D4 r) j0 G8 W
这样的人也许侥幸一步步地通过了招聘各个环节。有一天,他们接到公司的电话,祝贺他们拿到job o f fer,欣喜若狂的他们霎那间几乎忘记了当初是靠怎样的手段骗取了今天的结果。然而他们很快便意识到,纸总有包不住火的那一天。当收到公司通知的同时,他们却被告知要提供简历上所有经历的相关证明和联系人方式,以便公司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background check),如果调查结果发现简历有虚假成分,那么公司有权收回并取消已经发出的job o f f e r。瞬间,欣喜被懊悔代替,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踏上青云,却没想到这一切只是幻影而已。 ! f9 ~/ p4 q5 f4 s7 T, ~
; i' f3 }) p* T( V8 b- G3 a很多同学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公司对简历作假是深恶痛绝的,尤其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更加重视防止和甄别应聘者作假。以跨国公司花旗银行为例,每年花旗银行都会花费巨资专门聘请独立的专业调查公司,对打算聘用的申请者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调查他们过去8年的职业经历和过去10年的教育经历,检查是否同申请材料上的一致。如果一旦发现某个申请者的简历有弄虚作假的情况,他(她)的工作o f f e r 就会立刻被取消。并且HR会把这个申请者的详细资料放进黑名单,还有可能会通知金融圈内的其它公司的HR以避免更多公司上当受骗。由此可见,作假的行为一旦被查出,作假者丢失的可能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工作机会,而是整个人的职业前途。 . [( ?/ Z e. H
6 m1 @) {5 Z; V& o5 G9 O0 i有些同学也许会问:不是说将简历包装一下会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吗?这句话没错,关键是“包装”不能等同于“作假”。将简历进行适当地修饰和包装是有必要的,尤其在现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份经过精心措辞,内容突出,条理清楚,修饰得当的简历能在HR眼中大大加分,增加自己被选中的机会。可是对于简历中的关键事实和数据,例如大学毕业的成绩,掌握语言的种类,工作的起止日期,工作的具体职务名称等,这些涉及到基本事实的内容则一定不能假。否则,公司就会怀疑你是否具备一个应聘者最重要的素质——诚信(Integrity)。诚信这个词,在跨国公司眼里是看得很重要的,一个员工如果没有诚信,无论他(她)多么优秀,公司永远不会对他(她)委以重任。因此,笔者在这里诚恳地忠告所有打算走作假这条“捷径”的求职者:虽然求职非常艰难,但请珍惜你诚信的底线,因为这是你一辈子赖以依靠的名誉。凭借旁门左道得来的成功,即使偶尔耀眼,但是绝对不会让你走得更远。 ; v7 s2 U# w/ g& a5 F, E/ r
3 F/ a1 L z( a: W5 G7 D
--------------------------------------------------------------------------------------------------------- ' B& _ W8 ]8 i2 N1 L/ p
8 d3 B' b7 O8 M0 B( l5 r - P1 S9 |1 i2 Q: }% Q. }( `. g: K- j2 Z% t t( t0 @- N/ `
2. 清醒认识当前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 ; a6 W. z1 `! c% |6 ]" g
" m% F- A( y0 R, J随着校园招聘陆续开启,笔者最近常常接到关于找工作方面的各种询问。笔者发现,不乏有相当大一部分求职者对当前求职竞争的惨烈程度严重认识不足,而这部分人中有很多是今年九月份刚来到英国读master的同学。 * [: q0 `2 L& d7 {' z
/ p) ]5 X7 R+ e( ^' o( Q
刚来英国读master的同学,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尽快适应西方的教学节奏和学业工作量,因此很多人根本无暇考虑求职和找工作的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他们自然而然地以为:应该等到学习结束拿到毕业证书后才开始考虑求职,这样的想法便错了,因为世界500强大公司传统上定在每年的9月份开启校园招聘活动,而招进来的新人却是在第二年的夏天才能入职。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申请的其实是明年夏季入职的工作。所以,假如明年毕业后才开始考虑找工作的话,即便运气好能找到,也将要在后年的夏天才能入职,这意味着毕业后要白白地等待一年才能开始工作,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 p5 x5 b, U8 a3 V+ {" J
0 ^; y- B$ I/ `/ s1 B" t9 u5 C g) I
对海外求职竞争认识不足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对自己的盲目信心和对申请材料要求不高。有很多刚来到英国读master的同学,在一开始投递申请简历的时候自信心爆棚,觉得o ff e r肯定是囊中之物,根本不用担心。然而在接二连三地很快收到拒信之后,自信心又立刻瞬间崩溃,觉得自己跟别人相比一无是处,找到工作的希望渺茫,陷入无比悲观的情绪。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都反映了自己对当前的求职市场缺乏成熟和清醒的认识,尤其对于英国这边的就业市场,缺乏清醒的了解。 , `+ Y4 k; W& @4 \: z8 Z2 X; z: o
- V2 o- f) U* q: ^) A) c
有许多从国内过来的同学不能理解这边求职的难度,在他们眼里,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应该是热火朝天才对,这或多或少是因为呆在国内受了影响。他们没想到的是,英国还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证据表明这个国家已经从经济衰退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有很多大型的基础建设项目还依然停滞在那里,没有恢复进行。因此,公司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还是保持着小心谨慎、宁缺毋滥的思维。在和一些同学的沟通中,曾经有一位来英国这边读建筑专业硕士生的同学很不理解地问我:为什么这边的建筑公司没有大量地聘请实习生呢?我告诉她,那是因为房地产和基建行业现在还是处于经济衰退的阵痛中,因此公司不会随便招人的缘故。可她接下来再问:那么如果有实习生职位的话,我是不是只需要把简历发送过去,就能拿到这份工作了吧?我说:这可不一定,还要看你的申请材料的水平和面试的临场发挥情况。这时她非常不理解地问:不会这么难吧?我专业是学建筑的呀,应该只要发送简历后就能拿到这份实习工作了吧。她的问题让我不由得怀疑她是否对当前的求职竞争有清醒的认识。我后来告诉她,就算你是学建筑的,专业对口,可是你知道现阶段有多少跟你一样学建筑的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工作吗?你知道公司发布的实习生招聘广告会吸引来多少份雪花般的简历吗?在寻找工作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觉得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申请这份工作,有这样的心态,难免就会盲目自信和盲目乐观。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周围竞争对手其实有很多,自己才能冷静下来,仔细审视每一个申请环节中的自我表现,做到比其它对手更好,这样才能增加求职成功的机会。 - a: ~3 A% y& X! _, Y; l, T) t# k P
--------------------------------------------------------------------------------------------------------- 3 }. [! b6 U: i# d9 V( m; F* r1 Y
2 X/ V5 b$ x d5 w/ j$ s3 q3 B0 D! u$ R 6 l5 I3 j2 c# m5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