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有关CV和求职 [打印本页]

作者: charlie    时间: 2009-11-14 01:26     标题: 有关CV和求职

8 H1 O1 r, D: _8 F

$ l; A9 o& t% w% J+ L+ z9 y1. 成功简历的法则 —— 诚实是底线 !
/ ^( n3 _! v" {- R
% Y4 C- n' D/ O# e  W) B% e4 K随着经济危机的延伸,就业市场的竞争变得空前剧烈,最近不断有同学向我诉苦:为什么我总是被拒?怎样才能让HR看中我的简历?我的简历还能再美化一些吗?….
' D- [7 E. [5 o) N; A
( m2 n8 J/ r! ]* e: ~遗憾的是,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支配下,有少部分同学选择了这样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简历作假。大学本科毕业成绩本来是2:2,在简历上却写成2:1;本来没有任何工作经历,却虚构自己在某某跨国银行里担任暑期实习生;本来不会说任何欧洲语言,却硬要说自己懂法语……这些各式各样的“注水”手段让一份原本普通的简历立刻变得光彩照人,于是,面试邀请接踵而来,尝到甜头的作假者们兴奋得两眼发亮,继续将虚假的个人简历发送给更多的公司。 : b1 x0 h  ~+ {4 V
  B* A1 D4 r) j0 G8 W
这样的人也许侥幸一步步地通过了招聘各个环节。有一天,他们接到公司的电话,祝贺他们拿到job o f fer,欣喜若狂的他们霎那间几乎忘记了当初是靠怎样的手段骗取了今天的结果。然而他们很快便意识到,纸总有包不住火的那一天。当收到公司通知的同时,他们却被告知要提供简历上所有经历的相关证明和联系人方式,以便公司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background check),如果调查结果发现简历有虚假成分,那么公司有权收回并取消已经发出的job o f f e r。瞬间,欣喜被懊悔代替,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踏上青云,却没想到这一切只是幻影而已。 ! f9 ~/ p4 q5 f4 s7 T, ~

; i' f3 }) p* T( V8 b- G3 a很多同学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公司对简历作假是深恶痛绝的,尤其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更加重视防止和甄别应聘者作假。以跨国公司花旗银行为例,每年花旗银行都会花费巨资专门聘请独立的专业调查公司,对打算聘用的申请者进行详细的背景调查,调查他们过去8年的职业经历和过去10年的教育经历,检查是否同申请材料上的一致。如果一旦发现某个申请者的简历有弄虚作假的情况,他(她)的工作o f f  e r 就会立刻被取消。并且HR会把这个申请者的详细资料放进黑名单,还有可能会通知金融圈内的其它公司的HR以避免更多公司上当受骗。由此可见,作假的行为一旦被查出,作假者丢失的可能不仅是一家公司的工作机会,而是整个人的职业前途。 . [( ?/ Z  e. H

6 m1 @) {5 Z; V& o5 G9 O0 i有些同学也许会问:不是说将简历包装一下会更有可能找到工作吗?这句话没错,关键是“包装”不能等同于“作假”。将简历进行适当地修饰和包装是有必要的,尤其在现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一份经过精心措辞,内容突出,条理清楚,修饰得当的简历能在HR眼中大大加分,增加自己被选中的机会。可是对于简历中的关键事实和数据,例如大学毕业的成绩,掌握语言的种类,工作的起止日期,工作的具体职务名称等,这些涉及到基本事实的内容则一定不能假。否则,公司就会怀疑你是否具备一个应聘者最重要的素质——诚信(Integrity)。诚信这个词,在跨国公司眼里是看得很重要的,一个员工如果没有诚信,无论他(她)多么优秀,公司永远不会对他(她)委以重任。因此,笔者在这里诚恳地忠告所有打算走作假这条“捷径”的求职者:虽然求职非常艰难,但请珍惜你诚信的底线,因为这是你一辈子赖以依靠的名誉。凭借旁门左道得来的成功,即使偶尔耀眼,但是绝对不会让你走得更远。
; v7 s2 U# w/ g& a5 F, E/ r
3 F/ a1 L  z( a: W5 G7 D
--------------------------------------------------------------------------------------------------------- ' B& _  W8 ]8 i2 N1 L/ p
8 d3 B' b7 O8 M0 B( l5 r

- P1 S9 |1 i2 Q: }% Q. }( `. g: K- j2 Z% t  t( t0 @- N/ `
2. 清醒认识当前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 ; a6 W. z1 `! c% |6 ]" g

" m% F- A( y0 R, J随着校园招聘陆续开启,笔者最近常常接到关于找工作方面的各种询问。笔者发现,不乏有相当大一部分求职者对当前求职竞争的惨烈程度严重认识不足,而这部分人中有很多是今年九月份刚来到英国读master的同学。 * [: q0 `2 L& d7 {' z
/ p) ]5 X7 R+ e( ^' o( Q
刚来英国读master的同学,首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尽快适应西方的教学节奏和学业工作量,因此很多人根本无暇考虑求职和找工作的事情,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如果他们自然而然地以为:应该等到学习结束拿到毕业证书后才开始考虑求职,这样的想法便错了,因为世界500强大公司传统上定在每年的9月份开启校园招聘活动,而招进来的新人却是在第二年的夏天才能入职。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申请的其实是明年夏季入职的工作。所以,假如明年毕业后才开始考虑找工作的话,即便运气好能找到,也将要在后年的夏天才能入职,这意味着毕业后要白白地等待一年才能开始工作,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 ' p5 x5 b, U8 a3 V+ {" J
0 ^; y- B$ I/ `/ s1 B" t9 u5 C  g) I
对海外求职竞争认识不足的另一方面,体现在对自己的盲目信心和对申请材料要求不高。有很多刚来到英国读master的同学,在一开始投递申请简历的时候自信心爆棚,觉得o ff e r肯定是囊中之物,根本不用担心。然而在接二连三地很快收到拒信之后,自信心又立刻瞬间崩溃,觉得自己跟别人相比一无是处,找到工作的希望渺茫,陷入无比悲观的情绪。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都反映了自己对当前的求职市场缺乏成熟和清醒的认识,尤其对于英国这边的就业市场,缺乏清醒的了解。 , `+ Y4 k; W& @4 \: z8 Z2 X; z: o
- V2 o- f) U* q: ^) A) c
有许多从国内过来的同学不能理解这边求职的难度,在他们眼里,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应该是热火朝天才对,这或多或少是因为呆在国内受了影响。他们没想到的是,英国还没有显示出明显的证据表明这个国家已经从经济衰退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有很多大型的基础建设项目还依然停滞在那里,没有恢复进行。因此,公司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还是保持着小心谨慎、宁缺毋滥的思维。在和一些同学的沟通中,曾经有一位来英国这边读建筑专业硕士生的同学很不理解地问我:为什么这边的建筑公司没有大量地聘请实习生呢?我告诉她,那是因为房地产和基建行业现在还是处于经济衰退的阵痛中,因此公司不会随便招人的缘故。可她接下来再问:那么如果有实习生职位的话,我是不是只需要把简历发送过去,就能拿到这份工作了吧?我说:这可不一定,还要看你的申请材料的水平和面试的临场发挥情况。这时她非常不理解地问:不会这么难吧?我专业是学建筑的呀,应该只要发送简历后就能拿到这份实习工作了吧。她的问题让我不由得怀疑她是否对当前的求职竞争有清醒的认识。我后来告诉她,就算你是学建筑的,专业对口,可是你知道现阶段有多少跟你一样学建筑的人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工作吗?你知道公司发布的实习生招聘广告会吸引来多少份雪花般的简历吗?在寻找工作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觉得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申请这份工作,有这样的心态,难免就会盲目自信和盲目乐观。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周围竞争对手其实有很多,自己才能冷静下来,仔细审视每一个申请环节中的自我表现,做到比其它对手更好,这样才能增加求职成功的机会。

- a: ~3 A% y& X! _, Y; l, T) t# k  P
--------------------------------------------------------------------------------------------------------- 3 }. [! b6 U: i# d9 V( m; F* r1 Y

2 X/ V5 b$ x  d5 w/ j$ s3 q3 B0 D! u$ R 6 l5 I3 j2 c# m5 V

0 |4 _; ^/ ]) A5 k, o5 o! _6 Y3. 求职选择 ——— 认识自己最重要 2 a1 ?2 X4 {# r; d
3 n% c# j7 p* @
最近各大公司纷纷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校园招聘活动。面对众多眼花缭乱的公司和职业机会,许多同学都向我们来信咨询他们的求职选择。从这些同学的描述中,笔者注意到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的求职选择其实是不理性的,而这种不理性的求职思路会导致不理想的求职结果,轻则错失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好机会,重则到头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 ?$ q5 R2 ]0 K& c9 ?+ x: d) P+ `2 \% c6 r1 Z" J
在求职选择上,最常见的一个失误是好高骛远。很多同学对我说:我的目标是进投资银行当交易员,除此之外其它职业我看不上。假如问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交易员这个职业呢”,他们会振振有辞地回答:因为交易员很酷,很帅,敲敲键盘就是成千上万的交易,特别有运筹帷幄的感觉。这个回答并没错,一个成功的交易员的确就像战场的指挥官一样,动动脑子便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然而,假如我再问他们:“知道银行每年要招多少名初级交易员,并且每年又有多少应聘者想要争这些名额么?”有一些同学就回答不上来了,这表明他们对这个职业的供需状况还不太了解。有10个人竞争的职位空缺跟1000人竞争的职位空缺相比,其难度根本不是在一个数量级别。然后我可以继续再问:“知道交易员这个职位最需要的是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吗?”有些同学能够回答出来,答案是数学、逻辑、反应速度和心理承受能力。那么我最后的问题是:既然知道这几种素质是成为一名成功交易员的核心要求,那么问问自己,同其他的1000个竞争者相比,自己是否在这几种素质上比别人强很多呢? : d4 a$ X4 E. s

. K- R1 G* G, p" o: G如果你对以上的问题都能有肯定明确的答案,那么恭喜你,你也许真的非常适合交易员这个职业。可是很多同学并没有肯定的答案,甚至连都答案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一方面表明他们其实并不是充分了解这份职业,另一方面表明他们对自身的能力素质更是缺乏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前的就业市场竞争程度不亚于战场,在找工作这场战役中,如果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和敌人,结果只能是失败。
$ @. G3 `  o2 U1 b# r
0 c; V  U0 L; P# \' b, W' a2 i  k因此,要想做出明智的求职选择,首先要深入地认识自己。毕竟在工作中能不能干得开心,决定了自己在这条职业道路上能够走得有多远。很多同学想要去当交易员,仅仅是因为听别人说交易员酷,帅,赚钱多,可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一两个明星交易员的光环笼罩下,有多少失败了的交易员输得倾家荡产,黯然神伤。为了确定是否真的适合这个职业,他们首先应该这样问问自己:我喜欢数字吗?我喜欢每天研究几个小时的图表吗?我喜欢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博弈和概率吗?我曾经用自己的钱投资过吗?赌博过吗?是赢得多还是输得多?输钱之后我气愤了吗?沮丧了吗?痛苦了吗?…这些问题其实是一个交易员每天都要遇到的问题,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工作。所以,假如你对这些问题感觉陌生,假如你不能肯定地回答这些问题,那么很可能你根本就不是交易员的类型。 " b, s9 @2 T. H6 N; p7 V

+ Y8 ?: `! u' M& m还有一个例子更能表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有一些同学告诉我他们希望找某某银行的研究员的工作,因为他们喜欢做研究。我听了之后立刻问他们:那你能跟我聊聊某某银行的情况吗?不说太多,先说半小时吧。可是通常说了一两分钟之后他们就说不出其它的了。这时我问:怎么连你要申请的公司和职业都说不出什么东西来呢?他们回答:我不知道在哪里找到更多的资料。我说:这恰恰就是一个研究员要做的事情,一个研究员不是坐在那里等别人把资料找到而且送过来后再装模作样的做研究。因此,你的回答,恰恰说明了你不应该去找研究员的工作,因为这不适合你真实的自己。由此可见,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跟你真正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也许是完全不一样的,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求职中做出理性的选择。
5 ~/ s7 |/ _, U) f
  E) a# i( Z2 _2 M. p6 _
--------------------------------------------------------------------------------------------------------- / [+ C# k% d+ R3 ^2 U0 _
- H6 L0 t0 ^* n0 b
' K+ ?: D# f( z4 ]" k/ Z# l
+ h/ H' [, f* I3 Q6 @, v
4. 三种CV最有可能被拒 8 |8 E$ {0 Q- p& X9 E0 G1 o) |

# \0 R' c7 T% ^* f+ C4 c$ F( I随着秋季招聘季节的开始,公司里的HR们也忙了起来,笔者的一个朋友,一家在Canary Wharf投行的HR告诉笔者说昨天一个下午她就收到了两百多份CV报名他们公司的graduate program,可见现在求职竞争真得很激烈。不过呢,CV越来越多,公司的HR人手却不见增加,所以如果CV写得不够好的话就很可能直接被HR“枪毙”掉了。根据笔者这个朋友的经验来看,以下三种CV最有可能被HR们拒绝。 : r: y" K6 g3 x7 p% g' C' D
) x, s; Q4 |9 }9 h+ p; l
第一种:过分夸张的CV
  j  v$ @. x" a+ T  e% E& v. O3 d! R+ e. n$ D" @* }5 q/ A
CV一定要写得客观才容易让人相信,如果你要写自己有多优秀,多能干,一定要跟自己本人的经历符合才写上。不然,有经验的HR一看就知道是夸张写法,看得多了,我们都不相信了。举个例子,我曾经看到一份CV里面有位同学这样写自己: "I have wide-ranging expertise in analyzing difficult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finest solutions",然后接着看下去,大学名字没听过,工作经历是空白的,我心里想,他的"wide-ranging expertise"从哪里培养出来的呢?这样的人还没进门就这么夸张,进门后真的不敢想像,所以没办法不拒绝。如果真有出色的经历,这样写不会有问题;可是如果经历很少,硬条件不够,这样写的话很有可能会起反效果。要找到适当的平衡点,CV的写作技巧很重要。
2 ^+ x9 n, _; D0 ~$ L$ T+ k2 Z
4 Y; H( [$ N/ \/ O  J第二种:频繁跳槽的CV
9 [# J! A7 [4 z+ K3 s! |# U
7 d. S+ C5 G, f# e"人往高处走,水往底处流", 跳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如果你的CV显示你频繁的跳槽,这样便会引起我们的怀疑,怀疑你对企业的忠心,你的性格,甚至你的能力。一般来说,在职场上频繁跳槽的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缺乏对企业或专业技能方面的了解和努力。   C& @3 y1 T* m6 H4 B4 m+ q2 J. T) m

- p2 h4 j" ?' l" c6 |曾经有一次筛选CV时最后剩下两名同学,我打算邀请其中一位来interview. 同学A跟同学B都有part time的经历,同学A是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同学B是University of Salford的。最后,我选了同学B。原因是因为同学B在同一家快餐店里面做了两年,没有换工作,能够给我一种稳定的感觉。同学A虽然成绩比较好,不过她在两年内做了六个part time,换来换去,不得不让我觉得这个人漂浮不定,就算她来了我们公司,也可能就是做几个月就离开,因此我没有给她面试机会。
/ d+ `( X/ W% p5 y2 s
/ x* m* v1 s8 q第三种:太过冗长的CV
# h! O9 S6 G+ Z; K/ i# q& \* p: u& D: w+ {$ F
我们公司每天最少收到几百份的CV,为了使每一位应聘者都有公平的机会,我们会坚持把每人的CV都看一遍。可是如果每位同学都给我们发三四页的简历,那可能我们每天都要加班到天亮!有人问过我,通常在50份CV中有多少份是合格的?答案其实不到5份。太长的CV,注水太多,语法问题,提供太多无关重要的信息,已成为graduate CV中的硬伤,这些硬伤会使他们丢掉面试的机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CV不需要过分花哨,我看过一位同学硬条件一般,不过简历做得非常另类,看得出他用心良苦,想展示自己的创意,可惜如果硬条件不够强的时候容易适得其反。简历是用来传递个人信息的,所以还是简洁精炼为妙。你们知道吗,至今为止我见过最长的简历有33页!那位同学介绍了他的性别、年龄、学校、专业、婚姻状况、健康证明、宗教信仰、护照副本等等等等,简直可以当一本自传小说了。坐在我旁边的HR director惊呼:“Jesus!Who can read through such a long CV?”。 最后这份简历的结局如何,不用说大家应该都猜到啦。在此提醒各位朋友,CV不适宜超过2页。
  J, i& B+ [3 E+ U6 Z+ D
3 ]& H! B% g# b: g" j! S1 i

3 t0 S: R# @6 |2 L% b介绍大公司求职步骤,以跨国大公司的Graduate Recruitment为例,海外求职通常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 K6 J4 }8 Q& E* E* 投递申请材料 (CV, Cover Letter, Application Form etc) ) y5 Q0 N: ^; I6 p4 j+ {2 `
* 能力测试 (Psychometric Test, Verbal Test, Psychological Test etc)
  `8 b7 E4 c' K* 第一轮面试 (First-round Interview, 有时采用Telephone Interview的形式)
$ j2 ~5 J; M$ W* 评估中心 (Assessment Centre)
' F7 V8 G& w- R0 L* 最后一轮面试 (Final-round Interview) (optional) 9 V! ~9 e, j  n' E2 ^! e
* 拿到聘书 (Job Of  fe r)
) P/ W$ q5 Q: W

作者: 庭风瑞    时间: 2010-1-31 09:45

哈哈~每次来这里,都有所收获" a3 F+ q& n8 m8 S$ p
/ X9 y" u# f7 _, ?$ Y

2 t# `, p1 z, d2 P* Q3 d# m' ~  C; Z) Y" g2 j( \' a  O

2 g' p/ Z; r* T, \7 ~  e' u! \2 |) K. ^7 l8 Q' \
2 ]2 b/ Q2 K) n/ \% t# ~

3 h/ |* A3 h% G7 e1 Y  v, U) G, d8 g& r' x  w
  }# F' g' |- h: M0 u. ~
0 h( l, l# I+ r  s$ e" ]9 d8 b
! p* F4 u& X" l$ J. m+ i

, A# @9 C$ [5 ]0 D宁波装饰网  女鞋加盟 宁波建材网 宁波安利
作者: unique.coco    时间: 2010-2-4 01:39

收获不小,感谢前辈们~




欢迎光临 曼彻斯特中国留学生论坛 (http://www.cnmanchester.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